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曾用名:农业环境保护
主办: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ISSN:1672-2043
CN:12-1347/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43511
被引频次:180642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0 引言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立足西南地区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培养人才的岗位和工作性质定位在政府、研究院所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管理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从思政教育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知识获取和信息处理技能出发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专业领域知识的获取出发培养学生探索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从交流沟通和组织能力锻炼出发培养学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自身竞争能力;从环保实践和学术研究出发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与环境问题的认知素养,认识环境科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专业素养。期望毕业生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能够具有较强的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与咨询、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环境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方案制定能力。
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导下,原本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当下时代信息量爆炸式增长的处理需求。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因此《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应运而生,且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是在调研了国内外诸多知名高校诸多专业同类课程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一门集合理论、方法、实践与创新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内容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对于毕业论文的完成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课程内容的良好掌握同时为学生今后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强有力的帮助作用。因此本门课程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备受重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基于此,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取长补短,力争进一步优化本门课程的大纲内容体系和教学理念定位。
1 当前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当前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外中英文文献类型和主要内容。
(2)文献检索的原理、步骤和方式方法。
(3)文献检索语言及其使用技巧。
(4)科技论文的内涵、结构和写作方法。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演示,结合随堂练习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教学内容基本满足了本科生对科技文献的检索需求。课程内容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具有较强的支撑性。
然而,本门课程目前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仅限于科技文献的检索,获取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大纲内容中对于环境类科技文献数据库的介绍也不够全面,对于网络信息的检索知识没有涉及。
(2)在于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2 个学分的课程都是理论教学,多以老师PPT 演示为主,上机操作都是随堂训练,时间有限。案例教学中学生多以模仿和重复老师的演示为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2 知识体系和授课方式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反复论证后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文献信息基础知识与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的概述、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环境科学中文期刊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环境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环境科学英文参考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环境科学电子图书、报纸、会议文献与学位论文及其检索方法、以及科技论文及其写作方法学习。
经过优化修订,整个内容体系得到一次全面提升,使其内容更加完善,更加接近当前时代的需求。主要知识点包括:文献信息的分类、检索语言的分类、常用的主题语言;常用的国内外全文数据库和布尔逻辑检索和字段检索;布尔逻辑检索方法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中的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百度高级搜索方法;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检索结果的处理;维普期刊资源服务平台、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CNKI 中国引文数据库的使用;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的检索;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WiIey Online Library、ACS、ProQuest 和Pubmed 等外文期刊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CNKI 翻译助手的使用;外文期刊数据库文献信息的提取;Web of Science 和Ei Compendex 等英文参考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英文参考数据库的使用;学生外文资料的查阅能力训练;超星数字图书馆和百链云图书馆的使用;CNKI 会议与学位论文的全文检索,等等。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yhjkxxb.cn/qikandaodu/2021/011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