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曾用名:农业环境保护
主办: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ISSN:1672-2043
CN:12-1347/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43511
被引频次:180642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农业纪实摄影的研究李鑫(辽宁职业学院)农业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时世界中具有农业社会历史意义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状况,农业与农业环境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形式。农业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艺术情节。艺术情节把握不好可以削弱摄影家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降低了社会参与的程度,使农业纪实摄影开掘不深、品格不清、给人不伦不类之感。与世界优秀的纪实摄影相比,差别是十分显著的。这种差别从根本上说,中国农业纪实摄影把握对象的方式和表达方式是感情的、审美的,西方农业纪实摄影把握对象的方式和表达方式是理性的、认识的。农业纪实摄影是大概念。纪实性与真实性是有联系的,它们都离不开客观现实,农业纪实性是真实性的基础。它包括了农业风景摄影、农业生活摄影、农业商业摄影、农业社会记实、农业科技、自然摄影等等,新闻摄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必须通过纪实性来实现。纪实摄影不一定是新闻摄影.但新闻摄影必须是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在纪实摄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主流。把摄影作为业余爱好,或作为消遣的工具,或当作谋生的手段,是20世纪常见的现象,这是前视觉文化时代的现象。在视觉文化时代,摄影的本质和功能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照相机、摄像机在一定程度上,像笔一样,也成为人类的一种书写工具;摄取图像不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而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容;摄影作为一种记录活动,照片是自然、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形象记录.参与了各种历史文献的构成。第二。影像应用不再局限于艺术、科研、宣传这些局部领域.而扩展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第三。摄影图像在传播和交流中不再是语言文字的附庸.而上升到与文字和声音并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地位。一、关于摄影的纪录性与纪录摄影的艺术性问题实地拍摄、不加工合成的农业艺术摄影作品也有纪录性。但如果它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情趣而拍的,我们建议划归艺术类;农业纪录性作品也有艺术性,但如果其拍摄的出发点在于纪录和认识客观世界。我们建议归入纪录类。用一种通俗的表述方式来说,农业艺术摄影和农业纪录摄影可以使用同样的器材,并遵循同样的光影法则,但对两类摄影的绝大多数作品而言,其共性主要也就在于器材使用和光影法则这两点,除此之外有少有共通之处。在摄影文化现象中.还存在着一种最令人迷惑的特例一某些实地拍摄的作品同时具有高度的纪录性和艺术性,放在博物馆里是纪录,放在艺术馆里是艺术。对这类作品,我们是否可以说.作者的拍摄目的和社会的需求将共同决定其属性,希望理论工作者对此问题能够给出更明晰的阐述。二、关于农业纪录、农业艺术摄影作品的商业性与农业商业摄影作品的艺术性问题记录摄影和艺术摄影两类作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有商业价值:商业摄影作品中的摄影元素也有纪录性或艺术性。但从创作本体而言。还是不同的。摄影为泊来之物.有关摄影的诸多观念和说辞也多由好事者自海外贩售而来。“农业纪实摄影”从“农业新闻摄影”这个范畴中清晰地分化出来.成为初始动机、运作方式、图像形态、传播通道及市场实现等方面完全不同于农业新闻摄影的一种摄影形态。图像的农业宣传功能或者说意识形态化的摄影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削弱.而是完全归结到农业新闻摄影及由国家主持和操作的公众传播媒体的身上。农业新闻摄影生产及相关的传播操作系统。承接了中国摄影当初那种意识形态化的表情和姿态继续行施其功能。农业新闻摄影专在报道和宣传,而“农业纪实摄影”则专在社会生活的图像记录。于是我们看到,“农业纪实摄影”不是通过对抗的姿式,而是通过功能分化和利益分化的方式,巧妙地实现了与作为农业宣传机器的农业新闻摄影生产机制的共存格局。自此。农业纪实摄影在中国农业开始进入与居于主流位置的农业新闻摄影并行发展的进程之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创办英语广播电台,让学生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并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评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鲁子问.中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罗晓杰.英语教学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nyhjkxxb.cn/qikandaodu/2020/1117/446.html